發表文章

居家必備5大傷口藥品! 醫推「泡棉敷料」最適合小小孩

  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皮肉傷難免,妥善照顧傷口才能預防感染。雅丰時尚診所整形外科醫師楊弘維在臉書專頁「 整外傑夫羊 楊弘維醫師 」分享,居家旅行應該要必備的5大換藥物品,包括沖洗用生理食鹽水、滅菌棉棒、藥用紗布、消毒用品、傷口凝膠及敷料;其中,傷口敷料又以貼起來舒適、不易過敏、可3-5天再換藥的泡棉敷料最為推薦。 居家旅行備好「這些」不怕受傷 ●沖洗用生理食鹽水: 沖洗傷口用,推薦隱形眼鏡沖洗用,一整排20ml的生理食鹽水,因為生理食鹽水開封後建議24-48小時使用完畢,所以用這種小瓶數的是最好用。 ●滅菌棉棒: 清潔傷口用,小朋友若在公園玩跌倒擦傷,要先沖洗跟清潔傷口,避免土、砂石等外來物卡在傷口裡,這時候就要使用滅菌棉棒沾生理食鹽水來清潔傷口,楊弘維提到,他最常使用的尺寸是沖洗大棉棒以及口腔小棉棒,建議家家戶戶常備,偶爾也可以拿來清潔耳朵跟鼻腔。 ●藥用紗布: 覆蓋傷口用,最便宜經濟實惠的包紮物,也可以沾生理食鹽水來清潔傷口跟皮膚,不織布材質的更柔軟,常用的尺寸大小是從最小的5x5公分到10x10公分,在醫院常被簡稱為2x2紗布、4x4紗布。 ●消毒用品: 可以使用優碘藥水(不含酒精)來消毒傷口「旁」皮膚,而不是直接消毒傷口,酒精棉片也很方便。 ●傷口凝膠及敷料: 擦或貼在傷口上用,通常是燙傷或擦傷造成的一個大範圍傷口(例如圓形)會比較需要使用到,傷口清創凝膠主要成分是水,可以幫助傷口保濕癒合,傷口敷料有分:防水薄膜、人工皮、親水型纖維敷料、泡棉敷料等等,至於傷口要使用什麼敷料,還是以醫師判斷為主,但仍建議備一些ok蹦、人工皮、泡棉敷料在家裡,以備不時之需。 其中,楊弘維最推薦「泡棉敷料」,貼起來舒適、皮膚較不會過敏、強大吸滲液能力,以及可以3-5天再換藥的特性最適合小朋友。

圖解!居家吞嚥照護全書

圖片
隨著家中長輩的年齡的增長以及疾病影響,吞嚥能力也會跟著產生退化,以前可以吃的食物,現在可能都難以下嚥,平常要怎麼照護長輩呢?日本牙醫師、 營養師齋藤真 由於《圖解! 居家 吞嚥照護全書》一書中,分享居家照護相關知識,包括預防噎到的吞嚥注意事項、口腔清潔保健等,幫助照護者輕鬆照護長輩。以下為原書摘文: 方便入口的飲物有哪些? 大家聽到「方便入口的飲食」,會想到哪些食物呢?當我們 自主健康管理 身體健康的時候,吃東西都很順利,但如果牙齦腫起來,一咬就會痛的話,是不是就會想吃豆腐或是不太需要咀嚼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呢? 吃東西的安全事項 換言之,所謂的「方便入口的飲食」就是身體的狀況〈在上述的例子裡,就是不太需要咀嚼的動作〉與食物的性質〈稍微咀嚼就能嚼爛的軟性食物〉吻合的情況。當咀嚼與吞嚥的力道因為 居家 年老或是生病而變弱,食物是否方便入口這件事將直接影響當事人的「安全」。 「方便咀嚼的食物 一般來說,「方便咀嚼的食物」就是容易咬碎、嚼爛的食物,而「方便吞嚥的食物」則通常比較濕潤與順口。 如果是不需要 健康檢查 另外處理就很容易入口的食材就不需要特別烹調,但其他的食材則可透過一些料理方式煮成「方便咀嚼」或是「方便吞嚥」的形狀。 食材變得順口 具體 一般健康檢查 來說,想讓食材變軟的話,可拉長加熱時間,如果想讓食材變得方便咀嚼,則可在食材畫出幾道刀口,或是去除纖維較硬的部分。 如果想讓食材變得順口,則可試著勾芡或是淋點美乃滋。

SEO是什麼?SEO行銷知識懶人包,了解SEO優化的基礎

圖片